我国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上升快 年轻人最需提防
发布时间:2018-10-17 点击量: 次
我国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上升快 年轻人最需提防 恶性淋巴癌是我国常见十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生活作息不规律、免疫力低下的年轻人,最需要警惕。,下面,海得康进口带大家了解一下恶性淋巴瘤为何上升如此之快。

2011年9月15日是第八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恶性淋巴瘤在我国是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
恶性淋巴癌又称“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有专家认为,淋巴癌的病因可能与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快等因素有关。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经常处于电子辐射或射线环境中,工作压力大,长期过度疲劳,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可能诱发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上升最快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按照肿瘤细胞构成不同,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病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我国的淋巴瘤患者中有85%~90%都是非霍奇金病淋巴瘤。从发病人群来说,淋巴瘤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沿海患者多于内陆患者,城市多于农村。
值得警惕的是,恶性淋巴瘤虽然不是最常见的肿瘤,但其发病上升速度惊人。据悉,我国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并且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恶性淋巴瘤已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专家指现代人的居住环境、饮食习惯以及生活节奏对发病率有较直接的影响。
居住环境
从环境上说,现代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机会增多、环境污染加重、接触有机溶剂染料过多等都易惹来淋巴瘤。曾接受电疗或经常接触辐射的人士患恶性淋巴瘤的风险比普通人高,染发剂、除草剂、非法食品添加剂等化学物品也被证实与此病有一定的关联。
饮食习惯
专家介绍,蛋白质摄入过高、维生素摄入过少会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此外,饮食上的随意性可能导致淋巴瘤的发生,人如果因为长期的饮食结构不当造成体质酸化,人体机能就会下降,引起肾虚、肝虚,进而使身体代谢循环变慢,体内产生酸性垃圾,在淋巴组织细胞系统内堆积,增加组织癌变的可能。
生活节奏
现代人工作压力巨大,生活作息的不规律,也是恶性淋巴瘤的诱因。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导致长期精神紧张,加上工薪阶层经常熬夜,都会造成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差已经被证实与淋巴瘤密切相关,前段时间报道的“最美乡村教师”的事件,就是因为过度劳累而引发该病的。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就是淋巴瘤
淋巴瘤的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结外的淋巴组织,例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骨骼或皮肤等。它发生的部位不一样,其症状表现也不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淋巴结迅速增大,一般没有痛感。因此,如果临床上出现了淋巴结肿大,但经治疗无效的病人要警惕是否患有淋巴瘤。除了淋巴结肿大外,患者还常伴有全身的症状,比如乏力、食欲不振、盗汗等。
淋巴瘤最常发生的位置是颈部、腋窝和大腿根部,但并非在这些位置摸到淋巴结肿大就是淋巴瘤。
专家解释到,淋巴瘤导致的淋巴结肿大摸起来像是硬橡皮,有一定韧性,无痛。有经验的医生一摸就知道是不是淋巴瘤,但一般患者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无法靠手去摸来辨别,最好就是到医院检查。
恶性淋巴瘤的确诊需做以下检查:
(1)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尤其是浅表淋巴结,包括颌下、枕后、耳前、颈、锁骨上下、滑车上、骼窝、腹股沟、帼窝淋巴结,咽淋巴环等,在腹部应注意肝脾有无肿大及有无腹块。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及肝肾功能等。
(3)X线检查和CT扫描:包括胸部正侧位片、全肺断层摄影、胸部或腹部CT,必要时还可行双下肢淋巴管造影。
(4)超声波检查:能发现直径大干20厘米的淋巴结和肝脾等腹腔脏器侵犯情况。
(5)对怀疑有骨侵犯的患者可行全身骨扫描。
(6)对疑有肝侵犯者可行肝脏活检。
(7)对怀疑有脑侵犯的患者应行腰穿及脑脊液检查。
海得康小编温馨提醒您:当然还有很多患者患淋巴癌是因为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当中一方为淋巴癌患者,自身患病的概率要比一般人比较高。定期体检是必不可少的,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有想要咨询海外就医的患者,欢迎联系海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