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联合治疗具体大突破疗法-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
发布时间:2020-07-23 点击量: 次
转移性黑色素瘤是最严重且威胁生命的皮肤癌,生存率低。有多种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转移性黑色素瘤,其中,黑色素瘤最常见的基因突变是BRAF,全球每年新诊断患者中,约一半有BRAF突变。2018年6月,美国FDA批准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治疗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
原理讲解:BRAF基因的常见突变位于BRAF蛋白的第11和第15外显子,约10%突变位于11外显子、如G463-G468等点突变;约90%突变位于15外显子、导致第600位的缬氨酸(V)被谷氨酸(E)替代即V600E,另外还有不常见的15外显子基因突变点位包括V600K(第600位的赖氨酸代替缬氨酸)和V600G/R(第600位甘氨酸/精氨酸代替缬氨酸)。BRAF基因突变在黑色素瘤中的比例占70-80%左右,其中V600E突变常见于年轻患者,V600K则于老年患者多见。临床试验证明,贝美替尼(比美替尼)联合恩考芬尼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总体生存率,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贝美替尼(比美替尼)是一种有丝分裂原激活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MEK1)和MEK2活性的可逆抑制剂。MEK蛋白是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RK)途径的上游调节剂。在体外,贝美替尼(比美替尼)在无细胞试验中抑制了ERK的磷化,并抑制了BRAF突变性黑色素瘤细胞。贝美替尼(比美替尼)和恩考替尼可以靶向于RAS,RAF,MEK,ERK途径中的两个不同的激酶。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相比,联合给药在体外对BRAF突变阳性细胞具有更高的抗增值活性。在小鼠中,对BRAF V600E突变黑素瘤同样产生了更大的抗肿瘤活性。
临床数据: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治疗黑色素瘤患者安全性有效性在一项随机、主动对照、开放标签、多中心试验(COLUMBUS;NCT01909453)中进行了评估。入组患者均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阳性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康奈非尼(每次450mg,每日一次)联合比美替尼(每次45 mg,每日两次)治疗或维罗非尼(每次960 mg,每日两次)单药治疗。本次试验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其他疗效指标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反应率(ORR)和反应持续时间(DOR)。
383名入组患者的人群特征为:中位年龄56岁;59%为男性;91%为白人;72%的患者基线ECOG评分为0;95%的患者有转移性疾病;65%为IVM1c期黑色素瘤;4%的患者先前接受过CTLA-4、PD-1或PD-L1抗体治疗;28%的患者基线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45%的患者基线时肿瘤累及3个器官;3%的患者有脑转移;经集中检测,BRAF V600E突变的患者占88%,BRAF V600K突变的患者占11%,两者都有的患者<1%。试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康奈非尼+比美替尼 VS 维罗非尼)的中位PFS为14.9个月 VS 7.3个月,中位OS为33.6个月 VS 16.9个月,ORR为63% VS 40%,CR为8% VS 6%,PR为55% VS 35%,中位DOR为16.6个月 VS 12.3个月。
不良反应: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劳(43%)、恶心(41%)、腹泻(36%)、呕吐(30%)、腹痛(28%)、便秘(22%)、皮疹(22%)、视觉障碍(20%)、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20%)、出血(19%)、发热(18%)、头晕(15%)、周围性水肿(13%)、高血压(11%)。
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有:高血压(6%)、发热(4%)、腹痛(4%)、疲劳(3%)、腹泻(3%)、头晕(3%)、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3%)、出血(3%)、呕吐(2%)、周围性水肿(1%)、皮疹(1%)。
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最常见的实验室异常数据有:肌酸酐增加(93%)、肌酸磷酸激酶升高(58%)、谷氨酰胺转移酶升高(45%)、贫血(36%)、ALT升高(29%)、AST升高(27%)、碱性磷酸酶升高(21%)、低钠血症(18%)、白血球减少症(13%)、淋巴球减少症(13%)、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13%)。
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最常见的3~4级实验室异常数据有:谷氨酰胺转移酶升高(11%)、ALT升高(6%)、肌酸磷酸激酶升高(5%)、贫血(3.6%)、肌酸酐增加(3.6%)、低钠血症(3.6%)、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3.1%)、AST升高(2.6%)、淋巴球减少症(2.1%)、碱性磷酸酶升高(0.5%)。
总结:比美替尼这个药目前国内还没有上市,可以通过香港医院特殊申请才能用药,因此目前患者如果想要服用这个药,可以通过海得康海外就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