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新特药 > 阿昔替尼,阿西替尼 > 长期KEYNOTE-426数据继续支持一线帕博利珠单抗加阿昔替尼作为晚期ccRCC的SOC

长期KEYNOTE-426数据继续支持一线帕博利珠单抗加阿昔替尼作为晚期ccRCC的SOC

发布时间:2023-06-30    点击量:

根据在2023年ASCO年会上提交的3期KEYNOTE-426试验(NCT02853331)的5年分析数据,与舒尼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加阿昔替尼(Inlyta)的联合治疗继续改善初治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有效率(ORR)。

在中位随访67.2个月(范围60-75)时,接受双药治疗(n = 432)的意向治疗(ITT)人群的中位PFS为15.7个月(95% CI, 13.6-20.2),而单药治疗(n = 429)的中位PFS为11.1个月(95% CI, 8.9-12.5),转化为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1% (HR, 0.69;95% CI, 0.59-0.81)。60个月的PFS率分别为18.3%和7.3%。
此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的中位OS为47.2个月(95% CI, 43.6-54.8),而舒尼替尼单独使用的中位OS为40.8个月(95% CI, 34.3-47.5),转化为死亡风险降低16% (HR, 0.84;95% CI, 0.71-0.99)。调查和控制组的60个月OS率分别为41.9%和37.1%。
双重疗法在ITT人群中诱导了60.6%的ORR,包括11.6%的完全缓解(CR)率、49.1%的部分缓解(PR)率和22.7%的稳定疾病(SD)率;11.6%的患者经历了疾病进展。舒尼替尼组的ORR为39.6%,CR率为4.0%,PR率为35.7%,SD率为35.7%;在这一组中,17.0%患有进行性疾病。双重疗法的缓解持续时间(DOR)为23.6个月(范围1.4+至68.6+),而单药疗法为15.3个月(范围2.3-68.3),分别有26.0%和14.4%的患者在60个月时仍有缓解。
研究人员说道,尽管在两组中都有很高比例的后续治疗,但观察到了联合用药的这些改善,特别是在舒尼替尼组。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坚持到了2年,他们完成了35个周期的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正如你所预期的那样,他们的长期疗效非常好。这些数据继续支持帕博利珠单抗加阿昔替尼作为[该人群]的标准治疗。
KEYNOTE-426纳入了新诊断或复发的IV期ccRCC患者。为了符合入组资格,患者不能既往接受过晚期疾病的全身治疗,并且他们需要根据RECIST v1.1标准具有可测量的疾病。
共有861名患者被随机分配为1:1,接受静脉注射帕博利珠单抗,每3周200mg,长达35个周期,加上口服阿昔替尼,每天两次剂量5mg (n = 432)或口服舒尼替尼,每天一次剂量50mg,每6周周期的前4周(n = 429)。关键的分层因素包括国际转移性RCC数据库联盟(IMDC)风险组(有利、中等、较差)和地理区域(北美、西欧、世界其他地区)。
关键试验的共同主要终点是RECIST v1.1标准的PFS和ITT人群的OS。重要的次要终点包括按照RECIST v1.1标准的ORR和ITT人群的盲法独立中心评价(BICR)。其他关注的终点包括BICR和RECIST v1.1标准的DOR,以及安全性。
中位随访12.8个月的第一次中期分析数据显示,在PFS、OS和ORR方面,双药治疗比单药治疗有显著改善。调查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5.1个月和11.1个月(HR, 0.69;95% CI, 0.57-0.84;P < 0.001)。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均未达到(HR, 0.53;95% CI, 0.38-0.74;P < 0.0001)。双药组的ORR为59.3%,单药组为35.7% (P < 0.001)。这些数据支持了2019年4月FDA批准将双药作为晚期RCC患者的一线治疗。
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中位随访时间为42.8个月,与舒尼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抗联合阿昔替尼继续提供PFS和OS益处,风险比(hr)分别为0.71和0.68方案指定的最终分析数据,中位随访时间为42.8个月,PFS和OS的hr分别为0.68和0.73。
在2023年ASCO年会上,研究人员展示了随机分配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的疗效。显然,没有正式的假设检验,因为所有终点的统计显著性在第一次分析中就达到了。
在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1月23日),调查组中有7.0%的患者仍在接受治疗,而对照组中有4.5%的患者仍在接受治疗。在帕博利珠单抗阿昔替尼组中,88.8%的患者因放射学疾病进展(n = 227)、毒性(n = 92)、临床疾病进展(n = 14)、医生决定(n = 14)和CR (n = 9)等原因而停止治疗。
其他数据显示,在那些具有有利风险疾病的患者中,研究组的中位OS为60.3个月(95% CI,49.6-不可评估[NE]),而非62.4个月(95% CI,54.1-NE;HR,1.10;95% CI,0.79-1.54)。60个月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0.0%和52.2%。双重治疗组的中位PFS为20.7个月(95% CI,15.2-28.9),而单药治疗组为17.9个月(95% CI,12.5-20.7)(HR,0.76;95% CI,0.57-1.02),60个月PFS率分别为19.3%和8.0%。两组的反应率都很高,但仍然倾向于帕博利珠单抗加阿昔替尼。该双态的ORR为68.8%,CR率为13.0%。舒尼替的ORR为50.4%。CR率为6.1%。
在那些患有中度或低风险疾病的患者中,研究人员指出存在强烈的OS信号。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的中位OS为42.2个月(95% CI, 36.5-47.9),而舒尼替尼的中位OS为29.3个月(95% CI, 23.7-34.3) (HR, 0.76;95% CI, 0.62-0.93)。60个月的OS率分别为38.0%和30.4%。研究人员补充说,中位PFS“更倾向于帕博利珠单抗+阿昔替尼”,分别为13.8个月(95% CI, 12.3-18.0)和8.3个月(95% CI, 6.6-10.0) (HR, 0.68;95% CI, 0.56-0.82)。60个月PFS分别为17.9%和7.1%。调查和控制组的ORR分别为56.8%和34.9%,CR率分别为10.9%和3.0%。
研究人员还分享了一项针对OS的临时假设生成分析的发现,该分析利用两阶段估计方法来评估后续抗癌治疗对生存的潜在影响。
研究人员说绝大多数患者已经停止治疗,分别接近90%和95%。正如所期望的那样,在有多种可用方案的肾癌中,大多数患者将接受后续的抗癌治疗。
在双药组中,62.2%的患者继续接受后续治疗,其中包括PD-1/PD-L1抑制剂(26.6%)或VEGF/VEGFR抑制剂(86.9%)。在该组中,99.6%的患者至少接受了1次后续治疗,50.2%的患者至少接受了2次后续治疗,25.3%的患者接受了3次或更多的后续治疗。在单药治疗组中,73.9%的患者接受了后续治疗,其中80%接受了PD-1/PD-L1药物,72.0%接受了VEGF/VEFGR抑制剂。在该组中,所有患者接受了至少1个疗程的后续治疗,57.3%接受了至少2个疗程,31.3%接受了3个或更多疗程。这反映了使用活性药物治疗肾癌的领域,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这个和其他试验中看到的延长生存期的原因。
在采用2期估计法对后续治疗调整的OS进行分析时,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的中位OS为38.8个月(95% CI, 34.6-43.6),而阿昔替尼的中位OS为25.3个月(95% CI, 22.5-28.6)(调整HR, 0.67;95% ci, 0.52-0.84)。
此外,对所有完成35个周期或2年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的PFS、OS和ORR进行评估。研究人员将这项工作称为完整分析,研究了120名完成治疗的患者(占总人口的27.8%)。
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1.5岁(范围30-89岁),72.5%为男性。在IMDC风险类别中,37.5%为良好风险,其余为中等或较差风险。此外,14.2%的患者具有肉瘤样特征,61.7%的患者至少有2个转移灶。大多数患者(87.5%)曾接受过肾切除术。
“毫不奇怪,这些患者有一些更有利的特征[比ITT人群],”研究人员指出。“很大程度上,较高比例的患者患有IMDC有利风险[疾病];较高比例的患者具有肉瘤样特征,这在接受免疫治疗的情况下是有利的;有两个转移部位的比例较低,先前进行过肾切除术的比例略高。”
在完全组中,双重治疗的ORR为85.0%,CR率为18.3%,PR率为66.7%。中位OS尚未达到(95% CI, 70.6-未达到),36个月和60个月的OS率分别为94.2%和70.7%。最后,中位PFS为37.4个月(95% CI, 32.3-43.7);36个月和60个月的PFS分别为55.2%和32.8%。
经查询,阿昔替尼既有原研药,又有仿制药。原研药已经在中国上市,具体价格需要咨询药房。此外,海外售有孟加拉碧康制药上市的仿制药,规格5mg*60片价格在1900人民币左右(受汇率影响价格有轻微波动)。更多信息可以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海得康致力于帮助每位患者获得优质的海外医疗资源。
 

阿昔替尼,阿西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药品上市情况,海外原研药/仿制药价格等,欢迎咨询海得康。

上一篇:与舒尼替尼相比,帕博利珠单抗-阿昔替尼改善晚期肾癌的长期预后 下一篇:信迪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出现肿瘤缩小、可耐受的不良事件

免责声明: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海得康不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海德康海外医疗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原创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回到顶部